凤头鹃隼

Pacific Baza Aviceda subcristata

凤头鹃隼(英文名:Pacific Baza,学名:Aviceda subcristata),是鹰形目鹰科鹃隼属的鸟类。中型猛禽,身长35-46厘米,翼展80-105厘米。以其独特的黑色枕冠和明亮的黄色眼睛著称,分布于澳大利亚、新几内亚、所罗门群岛等地的热带雨林、湿地和郊区。此物种善于低空猎捕昆虫、树蛙、小型鸟类和果实。

外形特征:凤头鹃隼为中型猛禽,体长35-46厘米,体重介于259-448克之间,雌鸟略大于雄鸟。成鸟头部、颈部和胸部呈灰蓝色,背部和翅膀呈现深蓝至灰色调,肩部有棕色羽毛。下腹有明显的黑白色条纹,尾下部为橙杏色,尾上覆羽为浅灰色,尾端有黑色宽边。虹膜鲜黄,翅膀圆润。

鸣叫特征:在繁殖季节,凤头鹃隼会发出重复的高音‘ee-chu’声,第二音节较低,此外还有高音的‘hie-tie-tie-tie’声,低调的‘hew-hew-hew’声以及站立时的高音哨声。

生活习性:凤头鹃隼栖息于热带雨林、湿地、郊区、农田、红树林、草原和城市树木,海拔高度从海平面至1000米,偶尔可达1300米。主要以昆虫、树蛙、小型鸟类和果实为食,有时会从地面捕捉蜥蜴和蚱蜢。通常在树冠层狩猎,有时也会在地面捕食。

生长繁殖:繁殖季节从9月持续至次年2月,有时会延伸至旱季。繁殖行为包括展示飞行,如鸽子般的波浪式天空舞蹈,侧面滑行和滚动,以及树冠间的追逐飞行。巢建于树冠内的小枝叉上,由细枝构成,内部铺有绿叶,离地面6-35米。每窝产卵2-3枚,孵化期约29-33天,幼鸟在巢中停留32-35天。

区别辨识:凤头鹃隼与其他鹰科物种的区别在于其黑色枕冠、明亮的黄色眼睛以及黑白相间的腹部条纹。与非洲鹃隼相似,但在分布范围内无重叠。

保护现状:IUCN:LC(无危)

地理分布: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、东部,新几内亚,俾斯麦群岛和所罗门群岛。在澳大利亚,主要见于距海岸线400公里以内的区域,尤其是北部和东部。

其他:凤头鹃隼可能因污染物如铅的影响,在高度城市化地区受到影响。

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凤头鹃隼的信息:

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

声明: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,仅供参考,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

粤ICP备17132527号-1 | 隐私政策 | 使用条款 | Ⓒ2017-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